-
浏览量:7866更新时间:2017/9/12 11:58:22
介绍包含流体剪切力功能的基本款,用以推广动态状态下的使用;针对于单纯研究不同细胞流体剪切力作用下的相关实验:在不同值的恒定流体剪切力下可以进行大量的不同实验;可拆卸,可灭菌,经久耐用的设计,科研前期的使用过程中尽量低的降低了摸索和测试的成本。另外足够细胞培养,满足了提取蛋白的需求;想象力和创新赋予了实验的更多可能;单细胞实验、双细胞共培养实验、组织实验都可以进行;耗材成本低廉(培养片为载玻片);除却生化材料成本,一次仪器使用耗材成本平均不超过10元;在我们的产品系列中,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升级;多个
-
浏览量:875更新时间:2022/11/22 9:55:50
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(CNS)的常驻巨噬细胞,参与CNS稳态。为了应对损伤,小胶质细胞将其状态/极化从经典的 M1 表型转变为激活的 M2 表型,M1表型通过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、活性氮物质对神经元有毒性,而M2表型分泌抗炎细胞因子,具有增强的吞噬活性,并释放神经营养因子。事实上,抑制促炎M1小胶质细胞并促进它们转变为保护和抗炎的M2表型可能被证明是治疗神经炎症相关疾病,如阿尔茨海默病(AD),的重要治疗策略。 人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(hAD-MSCs)在临床治疗中特别有希望,因
-
浏览量:975更新时间:2022/12/6 11:17:27
动脉心血管系统由管腔内皮层组成,该内皮层通过响应和传递机械、旁分泌和内分泌刺激循环巨噬细胞和底层的平滑肌细胞(SMCs),对血管健康至关重要。因此,维持内皮健康对于血管功能系统至关重要。然而,促炎刺激会促进内皮功能障碍,通过协调巨噬细胞跨内皮迁移到血管壁,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。在迁移过程中,巨噬细胞从M1表型极化到M2表型,最终形成促炎泡沫细胞,与内皮源性炎症介质协同作用,促进SMC增殖。最终,这些事件引起血管床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。 这些发现表明,除了全身刺激,局部血流动力学在内皮细胞(